6月1日,以“创新 变革,构建新局”为主题的中国缝制机械协会零部件分会2024年年会在浙江东阳召开。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杨晓京,副理事长、零部件分会会长吴吉灵,副理事长、苏州琼派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航东等领导出席会议,零部件分会轮值会长代表、分会委员单位代表、东阳商会骨干成员单位代表等近一百人到会。
本次年会,由华洋公司与金振公司联合承办。会上,华洋公司董事长徐凤南致欢迎词,随后,全体代表听取了2023年分会工作报告、2024年分会工作计划。
围绕“创新 变革,构建新局”的会议主题,年会设置主题论坛,吴吉灵、蔡飞扬、徐静、李小刚、陈叶法、唐旭、李世海、郭军等企业负责人,分别结合产业转型方向趋势、行业新发展阶段目标指引、企业实际举措和经验,分享了零部件企业主动求变、践行创新、向内挖潜、电商运营的可行路径和阶段性成果。
论坛发言引发会场共鸣,在随后的主题交流环节,与会代表踊跃分享,会议现场气氛活跃。多位代表先后发言,就当前行业发展形势、未来需求预判、全球市场变化、企业应对举措、整零协同创新、线上平台试水、多元化发展、人才培养建设、内生动力凝练提升等层面展开充分交流和探讨。
与会代表均表示,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尤其主题论坛各代表发言接地气、重务实,言之有物、切准问题、给出方法,令人深受触动和启发,对企业下一步发展非常有借鉴和导向作用。
杨晓京首先代表协会对会议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对华洋和金振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2023年,是疫情防控转段后实现经济恢复的第一年,面对内需低迷、外需下行的双向挑战,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牢牢把握住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推动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广大企业展现出的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后劲,助力行业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中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杨晓京强调,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有效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缝制机械强国,已经成为广大同仁的行业责任和历史使命。零部件是建设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是推动行业强变的重要支撑。企业要将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的产业阶段和环境,对行业零部件产业和企业发展,杨晓京提出四点希望和要求:
第一,信心是基础。今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持续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新的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的助企政策举措,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决策部署,陆续出台配套实施细则,将带来新的政策环境。从行业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生产、出口、效益等指标全面实现止跌回升、由负转正,取得“开门红”的良好开局,预示着行业将逐步走出低谷,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企业应对此充满信心。希望零部件企业深入贯彻国家战略,坚持发展新质新力,坚持质量为先、创新驱动;坚持数字化转型,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以进固稳,努力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以主动作为的创新和变革,持续夯实行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根基。
第二,创新是核心。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是关键。零部件企业要坚定不移推动自身工艺、质量、生产、管理等各细分领域的创新创造,真正打造与产业强国相匹配的强基强链基础,要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上双向发力:在技术创新层面,一方面要着力强化零部件性能的基础研究积累和新材料、新工艺、新应用的迭代创新;另一方面,与整机企业协同,在新产品、新应用研发过程中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在模式创新层面,要聚焦生产方式、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等多领域,努力探索出一系列新机制、新模式;从协会过去几年的调研结果来看,直播平台、网络经济、跨境电商在零部件销售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逐步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特定模式,未来极有可能在海量用户数据的积累上,通过分类整理和趋势分析,反过来指导整机和零部件的生产,企业要关注、融入趋势之中。
第三,协同是载体。加强产业链间的合作与协同,建立相对固定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增强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利于整零协同打造更高质量、更具效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零部件企业不能总是被动适应,还要积极推动,关键是要提高话语权:一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包括产品特色、产品质量、产品性价比,这是“硬实力”;二是渠道的不可替代性,包括品牌、销售策略、服务能力,这是“软实力”。现代产业体系中,成功要素多样化,企业要适应、要调整,要强化产业联动,进一步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传统产业升链、优势产业延链。要积极适应行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紧跟整机企业升级步伐,将整机实践检验过的、有益的探索和成熟经验,应用于自身发展。加强与整机企业在设计、研发、试制、量产乃至售后服务、改进提升全产品生命周期的战略协作,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四,开拓是手段。零部件企业要拓宽眼界、外向思维、强化开拓:一是在坚持主业的基础上实施同心多元发展。以产品特性为核心,保持工艺通用性,凝聚整合能力、独特价值、资源优势,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获得新的增长动力,分散风险并找到新的盈利机会,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健康发展的势头。二是向内开拓,实现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朝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浪潮已势不可挡,行业零部件企业要正确认知发展趋势,主动求变、深挖潜能,以信息化为先行,实现自身生产、管理、库存、采购等各环节综合的能力提升,强化在质量品控、检验检测、工艺优化等关键节点的能力提升;进而打通与整机,乃至与市场之间的数字化链接,建立新型的“数字产业链”,实现数字化。此外,零部件分会工作也要进一步开拓和深入,要在培育优势品牌、引领企业数字转型、推动整零合作和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多做一些符合方向、涉及面广、企业欢迎的工作。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赴华洋公司、金振公司进行了参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