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焦培:全球市场变革下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最新动态
焦培:全球市场变革下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2025-11-033

焦培 

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


今年以来,受海外市场需求疲弱、“抢出口”效应减退影响,叠加高温暴雨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我国服装行业生产、出口、效益等主要指标降幅加深,内销市场小幅波动,投资增速放缓,行业经济运行严重承压。

我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从产量、内销、出口、盈利以及投资五个方面来看,20251-7月,服装产量转为负增长,同比下降0.3%;服装产量工业增加值降幅加深,同比下降1.2%。梭织服装产量同比下降3.2%,其中羽绒服装产量同比增长3.3%,出口数量下降18.3%,金额下降7.0%;西服套装和衬衫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1.0%3.9%。针织服装产量同比增长1.0%,占服装总产量的69.3%。 

内销方面,1-7月,受高温暴雨极端天气以及服装消费进入传统淡季等因素影响,服装内销市场发生小幅波动。其中,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7%;限额以上单位服装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

出口方面,受国际市场需求疲弱、关税政策多变等因素影响,1-7月我国服装出口规模小幅下降。其中,出口金额886.2亿美元;增速同比下降0.3%;出口数量205.5亿件,同比增长8.2%;平均单价3.6美元/件,同比下降7.3%。分类别来看,针织服装出口数量增长7.8%,金额下降0.4%,单价下降7.6%;梭织服装出口数量增加9.0%,金额增加1.0%,单价下降7.3%。服装行业出口的结构性调整压力很大。

盈利方面,受市场竞争加剧、综合成本上涨以及出口价格下跌等多重因素影响,服装企业运行效率放缓,盈利难度加大。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主要效益指标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4.2%;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8%

投资方面,1-7月,服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小幅放缓,但延续了2024年以来的较快增长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2%,比2024年全年加快7.2个百分点。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加速推进。

国际服装市场变化及趋势

2025年以来,全球服装市场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制造业景气小幅波动,消费景气低迷;国际贸易壁垒增加、地缘政治风险也将损害国际供应链运转效率,全球关税延期风险将加大服装出口不确定性。

分析服装主要进口来源国的份额变化,从美国和日本市场来看,中国的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越南、孟加拉国等国家的市场份额均有所提升。根据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欧盟统计局、日本财务省相关数据,1-6月,中国在美国市场份额减少2.9个百分点,越南和孟加拉国的市场份额分别增加1.61.3个百分点;中国在日本市场份额减少2.1个百分点,越南和柬埔寨的市场份额分别增加1.20.6个百分点;中国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增加1.7个百分点,孟加拉国和印度的市场份额分别增加1.20.2个百分点。

而主要竞争国的服装出口实现增长,增速高于我国。如:越南服装出口呈现积极的增长态势,1-6月越南服装和纺织品出口金额为17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孟加拉国服装出口规模和发展韧性稳步提升,1-6月孟加拉国服装出口额为227.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印度服装出口保持强劲增长,1-6月印度服装出口金额为85.8亿美元,同比增长15.3%。柬埔寨服装出口高速增长,1-4月柬埔寨服装、纺织品、鞋类和旅游用品出口总金额为45.8亿美元,同比增长21.9%

我国服装市场变化及趋势

我国服装出口国际市场表现差异较大,从主要市场来看,服装出口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发达国家市场中,我国对美国服装出口降幅加深、对欧盟、英国服装出口保持增长,对日本、韩国出口由负转正。由于市场空间有限、转口贸易政策收紧,叠加去年高基数因素,我国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降幅加深,但对拉丁美洲出口表现较为亮眼。

从我国服装出口国际市场结构来看,对传统市场依赖度逐渐下降,新兴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出口结构加快调整。美欧日三大市场份额比2019年减少6.0个百分点。其中,美国依然是我国服装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占21.1%;我国对欧盟、日本出口份额分别比2019年减少2.92.7个百分点。与2019年相比,我国对东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服装出口份额分别增加1.92.3个百分点。主要出口国别中新增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

2025年以来,随着国内各项政策效应的持续显现,推动服装消费市场逐步改善。3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打开消费市场新空间。7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在一系列提振消费政策推动下,服装市场活力持续恢复,多元化消费场景加速创新,冰雪经济、银发消费、国潮服饰、大健康等领域消费需求正在加快释放。

内需市场处于消费变革阶段,推动服装市场提质扩容。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4%,增速较2024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同时,我国内需市场已全面进入新的消费阶段,增量放缓、结构调整成为服装消费的重要阶段性特征。同时,消费者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即需求多样化、诉求悦己化、过程体验化。国风、户外等新品类服装表现亮眼,服装企业围绕绿色、自然、舒适等生活理念,抓住迎合户外生活的“轻出游”“小众运动”等消费热点,满足大众对“情绪价值”与“圈层认同”的双层需求。万物皆可“新中式”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态势,部分运动大牌也将新中式元素视为品牌设计的重要点缀,以此链接年轻用户。

当前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服装行业发展有以下几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AI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更加广泛。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随着数据分析、智能生成及虚拟现实等技术日益成熟,智能工厂在加速建设的同时,AI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行业的创新发展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二是文化时尚融合引领品牌发展。文化是服装产业发展的重要属性。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时尚元素的碰撞赋予产品和品牌新的精神与情感共鸣,支撑服装品牌和产品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市场认同。一方面,品牌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设计,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元素,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新中式”风格,赋予服装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时尚创意设计能力、文化承载与跨界元素应用能力持续提升。从款式设计、面料选择到品牌理念,服装品牌将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手游、微短剧等文创产业围绕IP构筑起行业新的流量入口和价值来源。同时企业将不断加强拓宽销售渠道,塑造品牌形象,注重品牌力的持续性建设与发展。

三是可持续发展加速推进。行业企业围绕国际合作、供应链协作与诚信体系构建,形成责任发展普遍共识,人本责任、环境责任与市场责任实践加快落实。环境责任不断强化,时尚气候创新2030目标计划积极践行;价值链责任不断落实,产业链诚信水平持续提升,绿色时尚文化和生活方式不断彰显,市场责任逐步增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的维度和内涵不断拓展,正开始覆盖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工厂。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