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吴吉灵:新格局下我国缝制设备内外市场变化及发展趋势
最新动态
吴吉灵:新格局下我国缝制设备内外市场变化及发展趋势
2025-11-033

吴吉灵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副理事长



一、近年来国际下游服装行业格局变化

1. 下游服装格局重构呈现四个特征

1)为降低制造成本、化解地缘政治及贸易风险等,以台资、日资、韩资等为代表的服装龙头企业及欧美服装品牌商,将生产能力和订单向东南亚等多地转移,打造“中国+N”的产业新布局;

2)为化解用工紧缺、成本提升、疏解过剩产能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中国国内骨干纺织服装企业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出海,在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建设纺织服装生产基地;

3)为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构建更为分散、更具韧性和安全的供应链,欧美将服装采购订单从中国、东亚、东南亚等地为主逐步向运输距离更近的拉美、非洲等地转移,服装产业链呈现出区域化、近岸化和本土化趋势;

4)针对关税变化,海外高附加值、追求快速反应的鞋服加工订单仍留在中国大陆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的普通服装加工订单加快向海外转移。

2. 国际服装出口规模及份额变化

从中国服装产业规模及出口情况来看,在国际服装产业转移及产业链重构趋势下,近八年来,我国规上服装企业产量、出口规模等均呈振荡下滑态势。其中,产量规模下降21亿件,降幅为-9.3%;出口规模减少17亿美元,降幅为-1.07%。随着我国服装产业规模逐步萎缩,近年来中小服装企业数量在持续减少。

从全球服装产销及份额情况来看,近五年来全球服装出口规模均超过5000亿美元,出口同比增长5.2%。但是我国服装出口在全球的占比从32%逐步减少到29%,下滑了3个百分点。这些份额主要向海外东南亚、南亚等国家转移。

3. 全球服装消费及重点市场变化

从全球服装零售行业规模来看,零售规模逐年稳步扩大。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生产超过1000亿件服装,2021年全球服装零售市场规模为1.55万亿美元,2024年全球服装市场规模约为1.79万亿美元,消费规模扩大0.2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5%。总体来看,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经济缓慢复苏,服装消费仍在缓慢回升和扩大,缝制设备发展前景依然向好。

从国际重点市场消费来看,欧美消费及占比小幅下滑。2021年,欧盟服装进口1960亿美元,美国服装进口额1060亿美元,欧美服装进口总额占全球服装出口总额的55%2024年,美国进口服装939.6亿美元,欧盟进口服装1274.4亿美元,欧美服装进口总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44.8%。四年来,欧盟服装进口占全球的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美国服装进口占全球的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欧美服装进口占全球的比重下降10.2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受疫情、俄乌冲突等影响,四年来欧洲服装消费及进口明显下滑,美国服装消费及进口小幅收缩,但是欧美需求占比依然很大,对全球服装和缝制设备市场影响较大。日本、中国、亚洲等其它国家服装进口和消费正在逐步增加,部分替代了欧美消费能力的下滑。

二、近年来我国缝制设备内外市场变化

1. 缝制设备国内市场变化情况

近年来,中国服装加工规模及产量逐步缩减,我国缝制机械内销市场规模呈现缓慢萎缩态势,内外销市场占比已经从6:4转换为4:6。近八年来,我国工业缝制设备内销呈现出振荡下滑态势,内销总量从440万台逐步缩减至153万台,内销年均增速为-7.75%。在存量市场主导的格局下,预计这种下行或萎缩态势仍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2. 缝制设备国外市场变化情况

当前,我国缝制机械出口占全球缝制机械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约为64%

近七年来,虽然历经经济增长放缓、疫情影响和周期波动,但是我国缝制机械总出口额及工业机出口量均呈较为明显的振荡上升趋势,出口额从2018年的24.5亿美元提升至2025年的约39亿美元,预计年均增速达7.14%;工业机出口量从2018年的400万台提升至2025年的约520万台,预计年均增速为3.93%,显示出海外服装产业的持续扩大和对缝制设备需求的持续增加。

3. 海外部分重点市场需求变化

受益于产业转移和欧美订单转向,从图中主要国家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印度市场增势非常明显,占据行业最大出口市场位置,除工业机外,刺绣机的需求贡献了很大的比重,我国对其缝制设备出口年均增速为19.54%。越南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市场,近年来承接了大量的服装产业转移,服装加工规模和对工业机的需求稳步提升,我国对其缝制设备出口年均增速达5.62%。孟加拉国、印尼、柬埔寨、巴西、埃及等国家,相比印度、越南,对缝制设备的需求体量相对较小,但是近年来陆续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或走出经济低迷等不利态势,近年来对工业缝制设备需求也稳定扩大,其中柬埔寨、埃及增势突出,反映出近期他们服装等下游产业的不断壮大。这些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缝制机械行业重点深耕或具有潜力的市场。

三、缝制设备市场发展趋势及建议

1. 内销规模萎缩,需求提质升级

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大国博弈加剧等大环境下,大批量、低附加值的海外订单将持续向中国以外地区转移,高附加值订单、小单快返订单等将成为国内需求发展主流,服装企业对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缝制设备及数字化解决方案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未来三到五年,普通缝制设备总体需求将继续萎缩10-15%,高效智能缝制设备需求将增长20%以上。

2. 海外市场扩大,布局趋向多元。

纺织服装、鞋帽箱包等轻工消费品加工制造业,门槛较低,能解决大量就业,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阶段最适合发展的制造业。随着各国劳动力、土地、产业政策、制造成本等资源优势的相互交替,服装等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在现有格局上,仍会持续向全球价值洼地转移渗透,逐步形成更加均衡的全球产业布局。对于缝制设备来说,未来全球市场的布局将会更趋多元,海外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扩大,预计未来3-5年,国外市场将呈现10%左右的持续增长。

3. 升级换代加快,非洲潜力较大。

近年来,国际消费需求能力偏弱,服装行业价格、成本竞争加剧,消费需求降级,服装加工企业被迫转向提升效率、缩减人工、快速反应来提升优势,这给高效率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及解决方案等带来了机遇。预计国内外存量设备的升级换代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存量升级将是未来市场重要的增长点。同时,在关税新格局下,非洲由于临近欧洲、劳动力丰富、对欧美出口关税具有优势,将快速成为下一轮服装产业转移和缝制设备市场发展的热点市场。

4. 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健康秩序。

国际缝制设备市场的发展布局从南亚、东南亚进一步向中东、非洲、中亚、拉美等地区延展,下游用户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缝制设备企业发展更加专业化、差异化。在这种上下游格局持续演变的趋势下,为国内外广大缝制设备企业从产品技术资源互补、营服体系共建共享、细分市场联合拓展等提供了开展各种国际合作的可能。希望各企业坚持开放包容,加强产业互联,推进国际合作,共促国际缝制机械行业市场健康发展。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