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协会专题调研台州、宁波缝制机械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
最新动态
协会专题调研台州、宁波缝制机械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
2025-10-283

为深入了解我国缝制机械行业供应链体系在行业形势与发展格局持续演变下的发展及转型情况,2025年10月20-24日,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副理事长、零部件分会会长吴吉灵等一行赴台州、宁波,对振盛、精亮、玉清、祥方、欧风、永固、恒申、宏都、飞龙、骏马、德鹰、宁迪、祥瑞、荣昌、中迪、迪信、勇耀、鄞工等20余家零部件骨干特色企业开展了专题调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调研组深入零部件企业一线,详细了解近年来各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改造、管理革新、发展策略以及问题挑战等相关情况,结合国际经济、行业形势和竞争格局,就企业下步发展定位、转型升级与发展规划,与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及探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市场发展来看,受全球经济放缓、大国博弈加剧、整机产销下行等诸多影响,今年零部件企业产销相比2024年普遍呈现两位数中低速下滑,生产节奏明显放缓。但是企业发展信心较为坚定,人员队伍相对稳定,持续推进结构调整,保持较强发展韧劲,展现出强大的抵御市场周期性波动和应对行业发展新常态的适应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发展态势来看,台州、宁波地区的零部件企业分化加剧,地区差异化协同态势逐步形成。台州零部件企业依托台州地区强大的整机制造和配套优势,重点聚焦平包绷等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配套,近年来零部件企业在厂房建设、装备更新、工艺革新、质量提升以及自动化生产等方面发展成效显著,涌现出一批年产值超过5000万的中大型零部件骨干企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态势突出。宁波零部件企业受外资缝机品牌产能萎缩影响,生产规模明显下降,其充分发挥多年来在零部件新品研发、工艺技术积累、管理精细化、装备水平较高等方面优势,重点聚焦在锁钉套、花样机、模板机等特种机、自动机高精度零部件领域深耕。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制造行业,补充产能下降的短板劣势,“特种化”、“多元化”发展及转型趋势明显。

从发展质量来看,近年来在以杰克、中捷、美机等行业骨干龙头整机的推动和带动下,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标准、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三机精品战略等高质量发展要求正在快速融入行业零部件骨干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已经真正成为企业共识而不是口号。台州零部件企业在质量管理、装备水平、产品品质等方面,已经基本实现对江苏、宁波地区零部件企业的追赶,企业加大装备技术投入,推进自动化生产,在管理、品质、交付等方面追求精益求精,并积极谋划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加持下的未来无人化生产新模式,呈现出行业超越和引领态势。面对行业生产能力转移和配套格局转换,宁波零部件企业积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投入高档多轴柔性加工中心以及先进的自动检测设备,坚持将“多品种、小批量”的高精度异型件、结构件加工做到极致,牢牢锁住中高端缝制机械零部件加工配套优势和发展定位,持续巩固和不断强化自身在高品质方面的行业竞争力。

从问题挑战来看,在当前市场低迷、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受下游整机企业竞争加剧导致的零部件采购价格持续走低,以及用工、社保等成本提升的双向挤压,零部件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压力逐年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步伐和动能明显放缓,“微利经营”已经成为零部件企业发展的常态和主要痛点。如何在追求“极致性价比”和“全面高质量”之间找寻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和竞争优势,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各零部件企业普遍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这也对下游整机行业加大技术创新、加速结构调整、加快差异发展,尽早实现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提出了更紧迫的发展需求和时代呼唤。

面对市场需求疲软、常态化波动和竞争日益加剧等带来的挑战,台州、宁波等相关零部件企业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发展信心,重塑发展定位,积极调整结构,加快高质量发展。德鹰加快宁波奉化基地建设,打造宁波、奉化、丽水三位一体的生产协作体系和中高端产品协同的产业新布局,持续提升产销规模、智能制造水平和多品牌协同发展能力,不断夯实全球旋梭龙头企业的实力地位;骏马在做大做强平缝机零部件生产配套的同时,运用资本手段开启了零部件企业之间收购和整合的先河,通过整合资源、重构体系、强化管理等方式,实现了产品向包绷缝、特种机等领域的延展,为行业供应链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勇耀针对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和市场转移趋势,调整优化企业发展定位,加大向中高端旋梭研制转型,在产品功能差异化、打造大单品策略、聚焦强化品牌建设、拓展海外配套市场等方面持续深耕发力,加快向专精特新发展模式转型;振盛、精亮、迪信、祥瑞、中迪等企业在巩固提升自身零部件产业之余,积极横向跨领域拓展,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企业更均衡更健康发展;德鹰、振盛、精亮、欧风、宏都、飞龙、祥瑞等企业持续引进加工中心、中高档数控机床等先进装备,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在建设行业零部件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积极探索。

协会调研组指出,台州作为我国缝制机械制造之都,经过近年来持续投入和创新发展,零部件体系在软硬件上存在的短板逐步补齐,后发优势十分明显,要紧紧抓住这一轮高质量发展和转型的历史机遇,主动作为,持续投入,从体系、管理、生产、装备、品质等方面实施全方位提升,实现做大做强。宁波作为我国缝制机械历史悠久、基础雄厚的中高端零部件制造基地,要坚守发展定位不动摇,紧紧抓住台州缝制机械整机产能进一步集中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主动拓展,转变模式,打造差异,与台州缝制机械零部件企业形成品类协同、有序竞争的新格局,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向集群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转型。调研组对台州、宁波缝制机械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要坚定发展信心。尽管近年来外部形势动荡,下游需求疲软波动,但是拉长时间周期来审视缝制机械行业,行业的产销和需求总体稳定,市场竞争总体趋于良性,全球巨大的工业缝制设备存量和行业持续的创新迭代能力,是推动行业持续平稳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行业制造强国的地位将不断强化,不可替代,发展可期。


二是要加快高质量发展。智能化、高端化将是“十五五”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零部件的高质量发展是支撑我国缝制机械转型中高端的重要战略支撑。零部件企业要坚持走专精特新道路,积极实施精品战略,持续探索和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强化管理革新,提升产品质量,打造极致竞争力。


三是要持续推动结构调整。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行业将在微利的常态化下运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散弱小、缺乏发展后劲的零部件企业势必将被迫转型、转产甚至退出历史舞台,行业资源将进一步向优势零部件企业集中,大规模、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为主将是未来发展主流。零部件企业要顺应形势趋势,主动调整优化结构,提升资源整合意识,秉承合作共赢理念,强化资源互补和产业合作,在产业新格局、发展新进程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定位和模式道路。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