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市场内冷外热,经济稳中有进——2025年上半年行业运行分析
最新动态
市场内冷外热,经济稳中有进——2025年上半年行业运行分析
2025-08-251


  2025年上半年,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持续、通胀压力分化等多重因素交织的严峻外部形势,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坚持创新引领,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市场结构转换等所带来的风险挑战,行业生产总体稳定,市场内冷外热,效益不断改善,经济实现稳中有进,在行业“十四五”即将圆满顺利收官重要阶段,实现行业经济良好开局。


一、上半年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1

运行总体平稳,效益持续改善


  上半年,行业产销及营收规模总体保持稳定,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推进技术改造和降本增效,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带动行业效益持续改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行业290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9.88%,增幅较一季度下滑4.7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9.92亿元,同比增长30.95%,增幅较一季度下滑39.4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5.92%,同比增长19.18%,较上年末提升0.39个百分点。规上企业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1.24元,同比下降1.30%;规上企业三费比重9.93%,同比下降7.34%。


图1  2025上半年行业规上企业经营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上半年行业亏损面进一步收窄,企业运行效率平稳恢复,但仍需注意亏损额增长、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等问题。截至6月底,行业规上企业亏损面17.45%,较上年同期收窄5.45个百分点;亏损额同比增长8.07%,亏损深度15.41%,较上年同期收窄3.26个百分点。行业规上企业产成品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同比分别增长10.02%和8.46%;应收账款额71亿元,同比下降2.00%,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2.25%,高于同期全国规上工业企业39.96%的均值。

2

生产保持稳定,结构调整加快


  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内需疲软影响,上半年行业生产整体总体稳定,呈现小幅放缓收缩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增速1.9%,较一季度增幅缩减6.3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国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增加值6.4%的均值,但高于同期轻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规上企业累计工业增加值1.2%的增速。


图2  2024年6月-2025年6月行业规上企业累计增加值增速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协会统计的百家整机企业数据显示,上半年行业百家企业工业总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10.38%;缝制设备产量313万台,同比下降0.7%;工业缝纫机产量227万台,同比下降3.31%。其中,平缝机、包缝机等主导产品产量同比下滑,而部分特种机及自动化设备、刺绣设备产量等呈现逆势增长。6月末百家企业从业人员数同比增长0.13%。


图3  2024年1-6月行业百家整机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指标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从行业月度百家整机企业工业缝纫机生产情况来看,1月受外需市场拉动,行业百家整机生产企业工业缝纫机产量为38.5万台,同比增长3.51%,环比下降18.31%。2月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行业百家企业工业缝纫机产量降至33.1万台,同比增长19.19%。3月,随着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积累订单需求释放和外贸市场加大出货拉动,行业产量迅速提升,百家企业工业缝纫机产量达43.9万台,同比下降6.21%,环比增长32.38%。二季度,受美国对等关税尤其是内需市场需求下滑影响,行业百家企业工业缝纫机产量在4、5月明显下调,降至36-37万台,6月受对等关税延期实施和海外市场拉动,百家企业工业缝纫机月产量提升至43万台以上。


图4  近三年行业百家企业工业缝纫机月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6月末行业百家整机企业各类缝制设备库存量69万台(其中,工业缝纫机库存49万台),同比下降6.21%,较上年末近百万台的库存量呈现明显下滑态势,行业清库减存成效明显,为下半年增产补库预留了一定发展空间。因此,上半年行业生产“量减值增”“自动化增长”“库存下降”等,充分表明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成果显著,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3

内销大幅下滑,需求提质升级


  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汽车行业产销中速增长,服装、家纺、鞋帽、箱包、家具等行业利润下滑,产销稳中趋缓、小幅收缩。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1%,增速比2024年同期放缓6.0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1%,增幅继续收窄。鞋服等市场呈现出需求弹性偏低,消费增长乏力,内生动力不足,消费意愿有待提升。


  特别是在美国先后推出针对中国的芬太尼关税、对全球多个国家的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下,国内鞋服行业遭受较大挑战。由于关税导致的成本上升和大国博弈的不确定性加大,致使低附加值的鞋服外贸订单加快向外转移,以缝制代工为主的大量中小鞋服加工企业订单缺乏、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纷纷陷入观望,停产关门倒闭等现象增多,对缝制设备的采购更新需求骤减。


  据协会调研及统计测算,在各下游主要行业普遍产销、出口等放缓的不利形势下,加之美国关税政策造成的短期重大不确定性影响,上半年我国缝制设备内销同比约下滑30-35%左右。另据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工业缝纫机进口1.6万台,进口额3630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3.86%和34.11%,也从侧面进一步印证了国内需求趋于低迷的不利形势。


图5  近三年行业月进口工业缝纫机产品金额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调研显示,面对不利的国际形势和疲软的市场需求,上半年国内下游鞋服行业骨干企业顶住压力,以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为手段,积极应用小单快反新模式,实现企业提质升级、降本增效,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对智能铺布裁剪设备、智能化缝纫设备、自动化缝制单元、智能吊挂系统、整厂数字化解决方案等释放出大量需求,呈现出“平包绷等单机设备销售下滑、自动化智能化设备需求增长”的市场需求新格局。


4

出口中速增长,南亚增势突出


  上半年,欧美鞋服消费回暖及补库需求释放,在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下,下游产业转移叠加抢出口等因素影响,海外鞋服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南亚、东盟、非洲、拉美等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拉动我国缝制机械出口大幅增长。至6月底我国缝制机械产品累计出口额19.99亿美元,同比增长24.31%,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行业外贸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从月度出口走势来看,1月行业延续上年增长态势,出口额4.03亿美元,同比增长36.14%,环比增长22.18%,刷新行业月出口额最高值。至2月,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行业出口额降至1.86亿美元,同比下降3.43%,环比下降53.88%。3-6月行业月出口额持续维持3.4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


图6  近三年行业月出口缝制机械产品金额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从出口产品来看,上半年我国工业缝纫机出口量262万台,出口额8.7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62%和20.44%,其中自动类缝纫机出口量177万台,出口额6.5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45%和22.37%,自动类产品在工业缝纫机中量值占比分别达67.48%和74.34%;刺绣机出口量6.7万台,出口额4.7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36%和63.52%(其中均价2000美元以上刺绣机出口量3.6万台,出口额4.5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16%和60.09%);缝前缝后设备出口量96万台,出口额2.9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48%和24.32%;缝纫机零部件出口额2.37亿美元,同比增长9.51%;家用缝纫机出口量452万台,出口额1.1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0.27%和13.83%(其中均价22美元以上家用缝纫机出口量205万台,出口额9800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8.62%和10.93%)。除家用缝纫机外,行业各类工业缝纫机及其零部件出口额整体均呈现不同幅度增长态势。


图7  2025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分类产品出口指标同比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从出口价格来看,上半年我国各类缝制机械产品除家用缝纫机外,出口价格同比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工业缝纫机出口均价336.1美元/台,同比增长5.08%,主要为自动类缝制机械产品出口增长所致;刺绣机出口价格均价7040.7美元/台,同比增长26.40%,主要为对印度、巴基斯坦等市场多头刺绣机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所致。


表1  2025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大类产品出口均价情况

 (单位:美元/台、%)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从出口重点区域市场来看,上半年我国对除大洋洲以外的五大洲市场出口缝制机械产品均呈现增长态势。各区域市场中,我国对“一带一路”市场出口额14.49亿美元,同比增长29.21%,占行业出口额比重72.49%,比重较上年同期增长2.75个百分点;对RCEP市场出口额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6.00%,占行业出口额比重30.38%,比重较上年同期增长0.41个百分点;对南亚市场出口6.04亿美元,同比增长46.16%,占行业出口额比重30.22%,比重较上年同期增长4.52个百分点;对东盟市场出口5.48亿美元,同比增长29.76%;对西亚市场出口1.24亿美元,同比下降7.07%;对北非市场出口1.03亿美元,同比增长47.00%;对欧盟市场出口7318万美元,同比增长8.87%;对东亚市场出口5383万美元,同比增长3.62%;对中亚市场出口4329万美元,同比下降0.45%。


图8  2025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产品出口各大洲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图9  2025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产品出口主要市场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分国别来看,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产品出口200个国家与地区中,六成以上市场出口额同比正增长,行业前六大出口市场(印度、越南、巴基斯坦、柬埔寨、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出口额同比均呈现30%以上大幅增长。前20大出口市场中,仅5个市场出口额同比负增长,其中出口额同比增幅达30%以上的市场达8个,出口额同比增幅达40%以上的市场达4个。行业前20大出口市场中,非洲市场占据三席,分别为埃及、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展现出纺织服装产业向非洲加快布局和发展的新趋势。


  印度依然是稳居我国当前最大的缝制设备出口市场。上半年,我国对印度累计出口缝制机械产品3.80亿美元,同比增长52.42%,占我国行业出口额比重的19.03%(增长主要源自对其刺绣机出口的大幅增长以及各类工业缝制设备出口的稳定增长);对越南出口额2.38亿美元,同比增长34.23%,占我国行业出口额比重的11.91%;对巴基斯坦出口额1.07亿美元,同比增长33.50%,占我国行业出口额比重的5.37%。此外,我国对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等东盟市场,孟加拉等南亚市场,埃及、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肯尼亚、加纳、南非、坦桑尼亚、喀麦隆等非洲市场,以及哥伦比亚、秘鲁、阿根廷等拉美市场,以及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局域市场缝制机械产品出口额同比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对阿根廷、巴拿马、贝宁、卡塔尔等市场出口额同比均呈现翻倍增长。而对巴西、俄罗斯、马来西亚、阿联酋、墨西哥、菲律宾等局域市场,以及伊朗、伊拉克等中东市场缝制机械产品出口额同比呈现下滑态势。


表2  2025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出口主要市场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图10  2025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产品出口主要市场金额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二、上半年行业运行特点


1

技术创新持续激发行业内生增长动能


  上半年,面对相对低迷的市场环境和下游鞋服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我国缝制机械骨干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围绕用户应用场景和缝制痛点需求,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图像视觉、机器人、智能控制、精密传感、物联网等信息智能化技术,深入开展缝制机械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研发出一批更贴近用户需求、给用户创造更大价值、助力缝制高质量发展的新产品,以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不断激发行业内生增长动能。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自主缝制作业机器人系统研制与应用验证”项目正式启动,杰克“快反王2”智能平缝机,中捷“线迹大师”大空间双步进智慧平缝机,意大利威比玛V6快反贴袋机,富山新一代智能绷缝机、智能袋模贴袋机、智能袋模冷刀开袋机,川田发布A10机针管家,精上360度完美线迹智能模板机,雅诺带机器视觉技术的智能花样机等一批新产品纷纷首发,解决了市场对智能缝制、快速换款、过梗难、面料浪费、效率不高、品质不稳定等相关痛点需求,有效激发了市场需求和升级换代。

2

新格局下外贸市场持续发挥稳增长作用


  上半年,在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驱动下,下游鞋服市场格局正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美国鞋服进口““去中国化”、进口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发展,欧盟鞋服进口正积极构建更分散、更具弹性的供应链体系,中国在美国鞋服进口总量中正明显下降。据有关机构统计显示,上半年美国从柬埔寨、巴基斯坦、墨西哥、越南、巴西、印尼等地进口鞋服均大幅增长,而我国对美国服装出口金额同比下降3.6%,在美国鞋类进口总量中中国占比从2024年的45%骤降至30%。


  面对国际鞋服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和格局重构,我国缝制机械企业把握机遇,纷纷加大海外营服资源投入,积极出海参加印尼、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土耳其、埃及、巴西、美国等重点市场展会,布局多元化市场,深入经销和鞋服市场一线展开市场调研、新品发布、技术比武、技能培训、设备巡检等活动,赋能海外鞋服市场。从行业外贸数据来看,上半年行业出口一直保持15%以上的两位数中高速增长态势,工业缝制设备出口数量占行业总产量的比重已经超过60%,智能铺布裁剪设备、自动化缝制设备、电脑刺绣机等产品出口均呈现“量价齐增”的积极势头,行业年出口额预计将接近或突破4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外贸已经成为稳定和拉动行业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

3

自动化成为企业转型和差异化发展的重要赛道


  上半年,越来越多的缝制机械特色企业瞄准自动化赛道,围绕服装、制鞋、箱包、家纺、汽车、医疗等纷纷加大相关自动化设备及产线的开发和技术升级,满足市场对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和消费品质日益提高的迫切需求。如,通过大力开展模板人才培养和定制化研发等举措,深化自动模板机的创新和行业应用,不断扩展模板机市场空间;创新升级全自动激光开袋机,通过快速换模、自动调整等来提升生产效率和缝制品质;研发推出自动双头接橡筋机、智能裁切机、自动缝下摆机、自动锁边机、自动上领机、自动贴袋机、自动裤袢机、自动肩带机、自动上松紧带机等一大批自动化产品,使相关专用工序实现自动化缝制,有效破解了下游招工难、用工贵和缝制品质不稳定等难题。


  一些企业通过转型自动化,有效规避了在传统平包绷等单机领域的同质化恶性竞争,走上了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一些企业通过持续深耕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深入与下游用户协同创新发展,在个性化定制和差异化发展方面展现独特竞争优势,呈现较强活力。这些特色企业成为行业重要的行业创新力量和产业增长极。据了解,越来越多的下游鞋服企业开始重视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和应用,国内外市场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均较快上升,近三年来行业自动化设备产销均保持20%以上的较快增速。

4

产能结构性过剩与内卷现象仍有待化解


  上半年,在内需持续低迷、外贸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内卷状况仍较突出,一方面是市场对平包缝等主导性单机产品的需求较为低迷,庞大的行业产能导致同质化竞争加剧;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纷纷转向裁床、吊挂、开袋机、裁切机等热点自动化领域拓展,导致产能较快提升,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竞争逐步加剧,知识产权问题频发。这些竞争将进一步削弱行业盈利水平,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及积极性,延缓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值得行业和企业高度警醒。



三、2025年下半年形势展望


  上半年,我国缝制行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趋缓,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展望下半年,行业发展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行业全年保持平稳运行面临较多挑战。


  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在贸易紧张局势和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合组织近期分别下调全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8%、2.9%;全球贸易在上半年"抢出口"效应消退后,下半年商品贸易可能出现实际收缩,全年增速可能降至1.6%。加之地缘政治冲突依然持续,全球关税博弈暂告平息、仍存变数,将进一步增加不确定性,拖累世界经济复苏步伐。


  从下游行业格局来看,产业链加快重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导致全球供应链进一步重构,下游跨国鞋服企业将更多考虑地缘政治因素而非单纯效率原则来布局产业链。欧美的鞋服产业链布局将进一步多元化、区域化、友岸化发展,“分布式模块化供应链”模式正逐渐成为新常态,东南亚、非洲等低劳动力、低关税地区优势不断凸显,我国缝制机械市场重心将进一步向外转移,国际化发展、多元化布局更加紧迫。


  从下游消费需求来看,消费呈下滑态势。据国际权威机构最新调查显示,全球85%的全球消费者担心通货膨胀,56%的消费者削减可自由支配的开支,尤其是服装和鞋类,购物者减少购买,转向折扣和自有品牌。到 2025年底,美国平均关税水平将达到 15%左右,在引发通胀上升的同时也会对全球需求造成负面冲击。从重点市场来看,美国居民消费增速明显回落,消费者正缩减费用支出,削减非必需鞋服类消费;欧盟服装消费增长势头正在放缓,需求已从年初的强劲反弹回归常态,库存补充周期基本结束;中国鞋服消费能力仍较疲软,短期内难以实现大幅提振。


  因此,综合以上因素影响,我国缝制机械行业下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放缓和下行压力可能将进一步加大。


  从行业内销来看,预计需求持续疲软。当前国内总需求仍然不足,社会消费、企业订单、青年就业、民间投资等方面仍有待提振,关税不确定性风险仍待化解,下游鞋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成本压力较大,发展预期不稳,投资意愿不足,整个鞋服行业生产规模将持续缩减。上半年"抢出口"后,下半年鞋服出口可能继续走弱,对缝制设备的需求仍保持低迷,预计下半年缝制设备内销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呈现两位数明显下降。为提升竞争优势,中国鞋服供应商将加强产品差异化,提升在设计、快反等方面的优势,预计对自动化设备、数字化方案等将稳定释放需求。


  从行业外贸来看,预计继续中速增长。上半年各国抢出口、抢进口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市场需求,加之主要国家的关税政策已经明晰,预计下半年鞋服生产和进口需求将趋于平稳,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消费预期和需求将呈现放缓、下滑趋势。随着市场确定性增加,鞋服产业链进一步重塑,东南亚、拉美和非洲地区的占比将持续提升,我国缝制机械行业企业将进一步深耕国际市场,拓展细分市场,加大产品出口和市场结构调整,预计行业出口将延续上半年增长态势,增速将呈现缓慢放缓,全年出口增速将达到20%以上。


  总体而言,2025年下半年发展环境将更具挑战性,但也蕴含新的机遇,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将持续推进。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形势,行业企业要坚定信心,努力适应市场格局变化,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持续深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深化多元化市场布局,持续打造差异化核心优势,加快开展“十五五”企业发展战略谋划,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推动行业和企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