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轻工业百强企业新质发展产业大会在京举办 多家缝企再获殊荣,展现行业创新活力
最新动态
轻工业百强企业新质发展产业大会在京举办 多家缝企再获殊荣,展现行业创新活力
2025-07-107

图片

为贯彻新时代国家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7月9日,以“聚焦向‘新’力 领航新消费”为主题的轻工业百强企业新质发展产业大会在京举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大会并作主旨讲话。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出席大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王宏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付保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老领导、现任专职领导出席大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各部室负责人、轻工业各协会负责人、轻工业二百强、科技百强、食品五十强、轻工装备五十强企业负责人和新闻媒体等500余人参加大会。


何亚琼司长对轻工行业下一步发展提出,要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巩固拓展轻工业的优势力量;增强供需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带动消费市场;加快数字技术赋能,重塑产业竞争力;坚持“三品”战略,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的四点要求。


图片


张崇和会长在主旨讲话中指出,轻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力军。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轻工业发展活力充沛,运行态势向好。今年前5个月,轻工主要商品零售额增长11.9%,高于全国6.9个百分点;家电类商品增长30.2%,家具类商品增长21.4%。轻工业实现营业收入9.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利润5315亿元,同比增长2.8%;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工业3.9个百分点。轻工业为国民经济稳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谱写了中国经济光明论的精彩篇章。


图片


张崇和表示,轻工百强企业,勇立时代潮头,走新质发展道路,取得斐然成就。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度,轻工业前200强企业,营业收入3.95万亿元,利润3448亿元,分别占全行业的17.2%和23%。


张崇和指出,轻工科技百强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实现新质发展。科技百强平均研发强度2.9%。张崇和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切实搞好“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轻工业谋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正在组织轻工行业,积极研究,加紧谋划,做好“十五五”轻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面向“十五五”,中国轻工联初步提出了轻工业发展目标:新质发展特征明显,综合实力显著跃升,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作用增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显著提高,到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轻工强国。


张崇和就轻工业百强企业加强新质发展,领航轻工强国建设提出五点意见:

——高端化新质发展,领航轻工强国建设。轻工百强企业,要以高端化铸就产业脊梁,攀登价值新高峰。近年来,轻工企业,特别是百强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快高端新质发展。海尔、美的、格力、青啤、太阳纸业、晨鸣纸业、华泰纸业、科力远、恒顺醋业、杭州中亚、汇源饮料、润德生物、无限极等企业,荣获国家科技奖励;家电骨干企业,汇聚产学研用力量,组建“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在全球设立研发中心200余个;安琪酵母,积极布局未来产业赛道,以生物技术生产酵母蛋白等功能性健康产品;冠生园、银鹭食品,飞亚达、海鸥钟表,雷士、佛山照明,仙鹤纸业、双星鞋业等企业,创新技术,产品登上“神舟”飞船,有力支撑载人航天事业;中国轻工联累计评选的11批914个升级与创新消费品,集中展现行业创新升级,满足了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智慧家居、新能源电池、缝制机械等行业,科技创新带来的制造优势领先全球。面向“十五五”,中国轻工联将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未来五年评选轻工行业科技奖1000项,精心选送国家奖80项,评荐“升级与创新消费品”500个,发挥138家轻工业重点实验室、127家轻工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先锋作用,引领轻工业创新发展。轻工百强企业,要勇攀科技高峰,加大研发投入,研发强度力争达到4%;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设和标准研制,强化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工业设计与品牌建设,引领消费风尚;要通过科技赋能、标准引领、先进制造和模式创新,引领轻工业高端化创新发展,领航轻工强国建设。

——智能化新质发展,领航轻工强国建设。轻工百强,要以智能化重塑产业基因,激发效率新动能。当前,数字经济浪潮奔涌,智能化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今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智能眼镜、智能儿童玩具、智能乐器等创新产品,详细了解产品功能和市场行情,亲身体验智能眼镜,这对轻工行业智能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鼓舞和动力。近年来,轻工企业,特别是百强企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数字化水平走在工业领域前列。全国轻工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78.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2.4%,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率45.6%,分别高于全国工业12.7、10.3和7.8个百分点。海尔卡奥斯,将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联动”,实现交互设计、虚拟仿真、柔性生产等五大赋能能力;联塑集团打造智慧管网,管道管件采用智能芯片,实现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顾家家居,创建全屋定制4.0智造工厂,实现原料、生产、销售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目前,全世界有189个灯塔工厂,中国有79家,轻工企业有25家。海尔、美的、海信、宁德时代、青岛啤酒、蒙牛乳业、海天味业等公司,率先建成灯塔工厂;海尔首冠,拥有10家;青岛啤酒成为全球食品饮料行业首家可持续灯塔工厂。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28年,生活服务类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400亿元。面向“十五五”,轻工业要进一步落实工信部《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工厂,发展智能消费品,发展生活类机器人。轻工百强企业,要追踪先进智能技术,打造示范性数字化工厂,生产标杆性智能产品,引领轻工业新质发展,领航轻工强国建设。

——绿色化新质发展,领航轻工强国建设。轻工百强,要以绿色化引领永续之路,培育竞争新优势。近年来,轻工企业,特别是百强企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低碳贯穿产业全生命周期。造纸、塑料、皮革、陶瓷等重点行业,通过清洁生产与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材料应用比例。天能集团,构建闭环式绿色产业链,建立全国最大废旧电池回收云平台,年回收废铅蓄电池150万吨,占全国回收量三分之一。立白集团,推进浓缩新工艺,原材料生物降解90%以上,带动产业链年减碳6400吨。蒙娜丽莎,新建生产线,采用100%纯氨燃料,实现零碳排放,真正实现“零碳工业窑炉”,带动佛山陶瓷产区年减碳66万吨。目前,轻工业国家级绿色工厂1321家,全国占比五分之一;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67家,全国占比近四分之一。“十五五”期间,中国轻工联将完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选树100家绿色制造标杆企业,引领行业以绿色制造赢得未来。轻工百强企业,要强化绿色设计,应用低碳工艺,做好碳迹溯源,推行绿色护照,增强绿色产品供给能力,引领轻工业绿色化新质发展,领航轻工强国建设。

——融合化新质发展,领航轻工强国建设。轻工百强,要以融合化拓展产业疆界,催生增长新范式。当前,产业边界日益融合,创新业态层出不穷。家电与家具融合为智慧家居,手表数字化变身为健康管家,眼镜叠加AI升级为视听新载体。近年来,轻工企业,特别是百强企业,主动拥抱产业融合浪潮,深度融入现代服务业,融入文化创意产业,融入数字经济,取得丰硕成果。晨光文具,深度融入故宫文创,产品溢价翻倍,千里江山图系列钢笔礼盒售价399元,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泡泡玛特,以IP孵化+盲盒机制+全渠道运营模式,重构玩具产业逻辑,产品全球爆红,海外营收占比达到27%;老凤祥,采用3D打印,复活传统金银细工,精密复刻宫廷技艺。面向“十五五”,轻工百强企业,要打造“轻工+文旅”消费场景,开发“轻工+健康”功能食品,培育“轻工+数字”在线定制,推动工艺美术、传统食品等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要打破传统分工,开展跨界融合,重构发展生态,用好品牌资产,赋能文化价值,增强高品质、多元化、体验式消费品供给能力,引领轻工业融合化新质发展,领航轻工强国建设。

——国际化新质发展,领航轻工强国建设。轻工百强,要以国际化深化开放格局,屹立世界新坐标。建设世界轻工强国,必须全球坐标定位,面向国内国际,开辟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优化全球布局。近年来,轻工企业,特别是百强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显著。家电、家具、皮革等行业,产品出口额占全球40%以上;家电、电池、缝制机械等行业,进入世界强国行列,正向引领国进军。海尔并购美国GE公司家电业务,美的并购德国库卡工业机器人,伊利并购新西兰威士兰乳业,安踏并购加拿大始祖鸟品牌,上工申贝并购德国百年工业缝纫机“百福”。五粮液,开展全球“和美之旅”系列活动,推动中国白酒“香遇世界 和美共生”。这些成功案例,正在推动轻工业产品“出海”,走向生产、技术、标准和管理全面“出海”。轻工百强企业,要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提升规则、标准、管理水平;要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加强国际市场开拓,推进国际技术、文化和生态共建,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引领轻工业国际化新质发展,领航轻工强国建设。


图片


大会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了2024年度“轻工业二百强企业“、“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轻工业装备制造行业五十强企业“、”行业十强”等评价结果,这些奖项的评价高度聚焦企业的可持续成长、科技创新等方面能力的变化。同2023年度榜单比较,缝制机械行业在“轻工业二百强企业“中除杰克科技、上工申贝连续上榜外,大豪科技首次荣登榜单;在杰克科技、大豪科技、上工申贝之后,广东粤铭跻身“轻工科技百强”;“轻工业装备制造行业五十强企业“,十五家缝制机械企业上榜,新增了琦星、舒普两家科技成长型企业;”行业十强”中信胜、越隆、镨美科等三家刺绣机企业持续增长得以入榜。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杨晓京理事长表示,此次榜单变化充分显示了近年来我国缝制机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和各专业领域更均衡发展的新格局。表明近年来我国缝制机械行业骨干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行业在技术创新、数智转型、先进制造、品牌建设等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仅推动了缝制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也体现出行业龙头企业在规模扩张、盈利能力、品牌价值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全球缝制机械产业链中的领先地位。行业正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